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到晚年孩子却不孝顺,多半是因为父母有这 [复制链接]

1#

哑铃妈妈

小霞因为父母的赡养问题,和哥哥闹上了法庭。小霞的父母已经七十多岁了,母亲身体很健康,父亲却因为有脑血栓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失去了劳动力,由子女来照顾,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前两年父亲得病,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嫂子,只回来了一趟,放下几千元钱就回去了。母亲也一直说,不能耽误哥哥的工作。小霞因为是女孩,读书少,没有固定工资,她辞掉了工作,跑前跑后帮父亲看病。孩子越来越大,老公一个人打工,根本不能维持家庭支出,小霞希望哥哥可以帮自己分担一下照顾父母的担子。

没想到,哥哥不同意,母亲也反对,她认为儿子的事业一定不能耽误,照顾父母本来就是女儿应该做的。父母的偏心,让小霞老公很不满,小霞也很寒心。于是,兄妹俩才起了争执。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不孝顺父母,往往会遭到众人的唾弃和不耻。但是,有一些孩子出现不孝顺的行为,和父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一些错误的行为,为将来孩子的不孝,埋下了祸根。

人到老了,孩子却没有一个孝顺自己,多半是父母这三点做错了!如果中了,赶紧改,还来得及。

1、父母只顾挣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

小红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小红在两岁的时候,妈妈就又生了一个妹妹。妹妹比较小,跟着妈妈,小红跟着奶奶。后来,爸爸妈妈做生意忙,小红父母就一直没有接她回去。有一次,奶奶和妈妈起了争执。小红见奶奶和妈妈吵起来,就直接把妈妈哄出了奶奶家。后来,直到大学毕业,结婚出嫁,小红都是一直在奶奶家。她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父母却说,自己拼命挣钱,养了个“白眼狼”。

近些年,在很多家庭里,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父母由于经济压力,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孩子甚至尚在襁褓之中,就离开了爸爸妈妈。孩子只有在过春节的几天里,才会和父母团聚。父母常年不和孩子接触,孩子就不会对父母有依恋的心理。赡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但是,儿女和父母没有感情,即使照顾父母又怎么会尽心尽力呢?

有个上大学的男孩曾经吐槽,自己从小到大很少和父母住在一起。打电话也是三言两语,有时候更是尴尬到不知道说什么好,更不要说,和父母谈心了。孩子和父母不亲近,父母肯定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心酸。

但是,感情是需要时间培养的,想要孩子将来和自己亲近、孝顺,最好是克服困难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

2、老人偏心,导致孩子不孝顺。

在现实生活中和一些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子女因为赡养父母而发生矛盾的例子。他们纠纷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父母偏心。

就如同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小霞,小霞哥哥认为妹妹离得近,父母应该由妹妹照顾,连小霞母亲也这样认为。小霞觉得小的时候,家里的各种经济、教育资源父母都是偏向哥哥的。哥哥求学,到后来的买房、结婚、生子,几乎花尽了父母的所有积蓄。父母老了,照顾父母的责任,却落到了自己一个人的肩上。小霞就觉得父母的态度,对自己很不公平。

在一些多子女的家庭里,父母偏心,是导致孩子在赡养父母时,出现纠纷的主要原因。在我们国家,很多家庭都存在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儿子结婚,父母就必须准备房子、彩礼,家里的财产也要优先儿子继承。儿子生了孩子,父母就有照顾孙子、孙女的责任。女儿则没有这些优厚的待遇。

但是,当父母年老了,女儿就可以对父母不照顾,袖手旁观吗?当然不能。所以,父母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对孩子们一视同仁,尽量一碗水端平。将来孩子赡养老人,也会尽心尽责。

3、父母越过度溺爱孩子,孩子越不孝顺。

前段时间,老家的邻居王大爷,被儿子气得中风,医院。王大爷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从小儿子就被视作掌上明珠,一家人对他有求必应。两个姐姐早早辍学打工,只让他一个人读书。但是,他不求上进,没读几年就辍学了。儿子三十多岁了,也不找工作。后来,他竟然迷上了打牌,他先是向亲戚朋友都借钱。后来,借不到钱就偷卖家里的东西。最近,居然,把房子抵押贷款了。

王大爷养儿不但没有防老,自己的晚年生活也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越是被溺爱的孩子,越容易不孝顺。因为,他从小享受父母无私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应当。父母年老,即使长成成年人了,也一直不断向父母索取。如同《欢乐颂》中,樊胜美的哥哥一家。所以,父母培养孩子孝顺,就要从小杜绝过分溺爱孩子。孩子懂得父母生活的艰辛,才会对父母有感恩之心,长大之后才会孝顺。

孩子成年后的表现,和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父母科学育儿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