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的体积与体重密切相关,约占体重的8%,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5L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流动液体。
血细胞是血液的有形成分,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总血量的45%)组成,血浆是一种透明、黄色的液体(占总血容量的55%),其中水占91-92%,其余为各种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血液可以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的细胞。
它是一种在血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所有成分都经历重生、成熟、衰老、死亡的代谢过程。
红细胞的寿命是天,白细胞是7-14天,血小板是7-9天,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都有红细胞老化、死亡,同时也有相应的新红细胞产生,所以定期参加献血是安全的,还可以帮助血液代谢。
到目前为止,还不可能制造出可以完全替代人类血液的替代品,人工血浆和血红素虽然可以用生物科技制造出来,但功能都不如人血。
血液的重要性
血液具有运输功能
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从肺部吸入的氧气和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依靠血液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要依靠血液输送到肺、肾等地方排泄,以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
血液的运输功能主要依靠红细胞,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质量下降,不同程度地影响血液的运输功能,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血液具有防御作用
机体有抵抗或消除有害刺激的能力,这涉及到很多方面,血液反映了免疫和止血的功能,比如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吞噬和分解体内的外来微生物、衰老和死亡的组织细胞,有的是免疫细胞。
血浆中的抗体,如抗毒素和溶菌酶,可以保护或破坏侵入体内的细菌和毒素,以上防御功能指的是血液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由白细胞来实现,此外,凝血在血管损伤中起防御作用。
血液具有调节功能
为了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稳定,维持正常的兴奋性反应,保持体温恒定,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外,机体还需要通过血液的传导来调节。
激素直接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转运到相应的靶器官,从而起到一定的生理作用,此外,酶、维生素等物质也是依靠血液传输来调节代谢的。
98岁王院士,研究血管60多年
王振义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陆学者之一。
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王院士看来,多数患高血压的患者,大多都是因为以下几点:
1、荤素搭配不合理
2、没有规律的作息
3、家里有高血压遗传史
4、长期不合理用药
其中,饮食问题是造成高血压人数众多的首要原因,如果减少“摄盐量”,成为预防血压升高的重要举措。
提醒:若想血压平稳,尽量少吃3物
腌制蔬菜
很多人平时比较喜欢吃咸菜,咸菜吃起来咸香可口,能让人食欲大增,但是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离子和钠离子。
摄入过多会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养成低盐饮食的习惯,每天的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6g以内。
油炸食物
各种油炸食品应该是大家的最爱,这类食物香甜可口,但也含有大量的热量和脂肪,长期食用会导致血脂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加重高血压的病情。
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低脂清淡饮食,除了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鱿鱼等各种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辛辣食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口味很重,平时几乎处于不辣不欢的状态,不管他们吃什么,他们都会点辣椒,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吃太多辛辣食物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因此,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发热、便秘、疼痛等症状,吃辛辣食物会导致症状加重,从而降低降压药的疗效。
结束语:
除了以上建议,高血压患者还需自身重视起来,坚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医嘱、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等方式,做到这些,血压就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