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心段DVT患者溶栓治疗术后血栓残余量真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m.39.net/pf/a_6162073.html

PCDT可以清除急性近心段DVT患者的静脉血栓。但是,手术结束时的血栓残留量与术后24个月内PTS的发生率无关。在髂股静脉DVT患者中,血栓残留量较少者术后有更低的PTS严重程度、更高的QOL和更少的早期症状。

——摘自文章章节

患有近心段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40%–50%)经常会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PTS可能会导致日常的肢体疼痛、肿胀、沉重感和疲劳感,并发展为淤积性皮炎和静脉性溃疡。这些后遗症通常会降低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QOL)。置管溶栓术(CDT)用于治疗DVT的基本原理主要基于开通静脉的假说,该假说认为早期清除血栓可能有助于维持长期静脉通畅、维持静脉瓣膜功能、降低PTS的发生率并提高QOL。但是,在近期3项用于评估CDT和治疗近心段DVT的相关疗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中,没有一项临床试验得出了强有力的证实性结果(即CDT可以预防PTS和提高长期的QOL)以证明CDT应用于DVT的首选治疗方式。在规模最大的RCT中,置管溶栓术用于急性静脉血栓形成中清除血栓的试验(ATTRACT),药物机械联合导管介入溶栓术(PCDT)减少了血栓残余量,但并未降低PTS的发生率。然而,PCDT确实降低了急性股髂静脉DVT患者PTS的严重程度并提高了QOL。随机分组治疗后1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超声检查发现,PCDT(约40%的静脉段不可压缩)和非PCDT(约60%的静脉段不可压缩)治疗组均存在大量静脉血栓;术后1个月股总静脉的不可压缩性与2年内发生PTS、中度或重度PTS以及QOL降低有显著的相关性(P.01)。目前对ATTRACT的数据分析中,我们评估了PCDT后的即时静脉造影结果与随后的临床结局,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研究目的

评估药物机械联合导管介入溶栓术(PCDT)后的即时静脉造影结果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中接受了PCDT治疗的例急性近心段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静脉造影图像。评估人员独立阅片,使用改良Marder量表评估了血栓的溶解量。术者记录了他们对血栓溶解和静脉血流恢复的视觉评估。将这些即时的术后结果与患者术后1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结局相关联。

研究结果

PCDT清除了大量的血栓(在所有静脉段中,PCDT之前的血栓得分vsPCDT之后的血栓得分,P.)。在手术结束时,99%的髂股静脉段和89%的股腘静脉段中出现了自发性静脉血流。对于全部近心段DVT患者以及股腘静脉DVT患者而言,PCDT后血栓残余量与患者术后1个月或24个月的预后无关。在髂股静脉DVT患者中,术后1个月和24个月随访时,PCDT后血栓残余量较大的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高(较差),而静脉疾病相关的生活质量(QOL)评分较低(较差),且术后24个月的Villalta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严重程度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PCDT后的血栓残余量与术后12个月的静脉瓣膜反流无关。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图1

图2

图3

图4

研究结论

PCDT可以清除急性近心段DVT患者的静脉血栓。但是,手术结束时的血栓残留量与术后24个月内PTS的发生率无关。在髂股静脉DVT患者中,血栓残留量较少者术后有更低的PTS严重程度、更高的QOL和更少的早期症状。

彩蛋时刻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