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室内外温差大,可能成为“致命杀手”。
当气温升高至33℃时,发生脑溢血的危险性明显上升。
脑溢血,被誉为“最快杀手”,以“发病快”而著称,严重危害生命。
夏天,气温高,出汗增多,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阻力加大,脑部小动脉壁压力增大。一旦遭遇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等,就会令血压进一步升高诱发脑溢血。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格外注意,预防脑溢血的发生,不可忽视。
脑溢血,虽发病急骤,但发病前约70%的有早期“信号”,需留心观察。
夏天,脑溢血,被称为“最快杀手”,出现10个信号,及时检查
1:突然舌根发硬
舌头膨大,不能说话,或说话含糊不清,此时,一定要警惕脑溢血的发生。
2:眩晕明显
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一定要高度警惕。
3:吹不成口哨
无法正常发音,较为严重时,还会出现嘴歪或面瘫的症状。
4:剧烈头痛
没有明显诱因,断断续续的头痛,后转为持续性头痛,甚至还会伴发恶心和耳鸣。
5:出现“冰火掌”
右手体温正常,但左手却冰冷,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冰火掌”,感觉头晕,劳累时症状加重。
6:一侧麻木
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如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7:眼前蒙黑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食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此时,千万不能大意。
8:经常呛咳
喝水,或者进食,过程中莫名的出现呛咳,也要高度警惕脑溢血。
9:哈欠连天
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的打哈欠,此症状一般会提前一周出现,要格外注意警惕。
10:常流鼻血
高血压者,经常出现流鼻血的症状,一定要格外注意,小心脑溢血。
夏天,预防脑溢血,喝好二杯水,做好三控
喝好二杯水
第一杯:晨起一杯白开水
每天清晨,起床后,不论可不可,都要喝一小杯温开水。
因为,人体在经过一些的休息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此时,喝点白开水,可补充体液,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
35-40℃的温开水,是晨起第一杯水的首选,尽量不要选淡盐水、饮料等。
第二杯:两餐之间一杯茶水
白天,两餐之间,喝点茶水,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促排*,疏通血管。
用一些排*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饮,是不错的选择。
做好三控
一控血脂,多蔬果
血脂异常,是导致脑溢血的诱因之一。
再加上夏季出汗多,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形成血栓,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所以,预防脑溢血,首先要控制好血脂。
新鲜的果蔬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其中的纤维素,有利于调节血脂。
并且,多吃蔬果,还可以强健血管,保持血管弹性。
西红柿、胡萝卜、青椒等*绿色蔬菜,有很好的调节血脂之效。
烹饪方式,最好选择蒸煮,可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
二控血压,勤按揉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者,一定要稳定血压,除了要服用降压药以外,还可以喝点茶水。
虽然,夏季,会导致血压偏低,但是否停用降压药,需遵循医嘱!
经常按揉曲池,有助于降压。
除了按揉,还可以选择敲打,先将左手手臂平放,手背朝上;然后右手手指并拢,在左手臂的曲池穴处敲打1分钟。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数次。
三控情绪,少起伏
情绪激动,是导致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中老年人,在平时不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激动、愤怒等情绪,这其实对自己的身体是很不利的。
过于激动的情绪,会让人体的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加大了脑出血的发作率。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平稳的心情对待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