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血管对温度的变化感知十分敏感,如果受到气温的冷热刺激,就会引发血管异常收缩和扩张,而对自身患有“三高症”的人来说,很容易诱发其他心脏及血管疾病,血栓就是其中的一种。
特别是年纪大的“三高”患者,他们的血管内膜本身就已经变厚,再加上受到疾病的影响,动脉变得狭窄,血管斑块很容易形成。如果斑块堵塞血管,我们所说的血栓(皮脂血栓)就会形成,脑梗、心梗等疾病都与血栓有关,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突然猝死。
脚处于我们身体末端,最后得到血液的滋养,当我们身体的血管堵塞时,脚部由于供血不及时就会感到不舒服。
脚是健康的“警报器”,若有这3种现象,或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
1、莫名疼痛,有间歇性跛行
这是血管中存在血栓的典型症状之一,因为脚是肢体的最终部分,也是血液循环最晚到达的地方,当血管中有斑块就会影响下肢的血液流动,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出现腿部疼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间歇性跛行,患者步行一段时间,脚部就会感到明显地疼痛,但只要稍事休息,就会有所好转。随着症状的恶化,走路时感到的疼痛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严重时即使不走路也会出现疼痛症状,这种痛感在晚上休息时会尤为明显。
2、怕冷,脚始终是冰凉的
因为脚是血液供给最晚的地方,所以血液循环出现异常时,最先有感觉的就是脚。由于血液供应不顺畅,血液及营养供给也无法及时送达,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脚部变得寒冷,穿再厚的衣服也不会消失。
3、异常肿胀,有麻木感
如果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能正常地传达到离人体最远的地方,将无法向肌肉及组织供应营养,因此,有时会出现腿部发麻的感觉。特别是,如果下肢出现静脉血栓,症状非常明显。
此外,有些人还会出现脚部的异常肿胀,久久都不能消失,还会伴随皮肤颜色的异常,皮肤常为青紫颜色时,更要提高警惕。
记住3个字,血栓不上身!
1、踮
指的是踮脚,脚步分布着很多的穴位,我们在踮脚的瞬间可以刺激血液循环的效果,有效地抑制血栓。
2、吃
芜茸杂粮粉
它是以降血脂植物恰玛古为主要原料,搭配苦荞、麦苗、玉米、高亮等40多种养血管食材,经过筛选后,烘烤、破壁加工等多道工序得到的健康食品。
3、走
长期处于久坐的状态极容易诱发血栓。虽然走路是一种十分简单的运动,但它却有助于预防血栓。每次步行米以上,保持运动半个小时,走的频率和速度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行调控即可。
总之,要想预防血栓,维持健康水平,每天都要适当运动,另外,还要注意健康饮食,多吃有益血管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