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最珍贵的”,近两年,平谷大华山镇把全民健康工程放在第一位,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治未病”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大健康体系,开展了全民智慧健康管理工作,将努力打造为生态宜居的智慧健康小镇。
去年,大华山镇政府与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中心协同经纬泰和健康产业投资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定初步建设方案,采用BHS智慧健康风险无创快速评估系统为大华山镇全镇2万群众进行健康大数据监测,为居民做好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建立工作,全面了解全镇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并引进一站式智慧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加快全民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工作,并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打造国家一站式智慧健康小镇示范基地。
据悉,截至目前体检已经覆盖全镇20个行政村,体检人数达人,占全镇人数62%,现在已建立一个镇级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大华山和后北宫两个村级健康管理指导中心。体检中针对存在的健康风险隐患,免费对其进行康复治疗。此外,截至目前建立健康数据库人,长期进行康复理疗人数达余人,在“治未病”上体现出了实效。
同时,针对大华山镇村民进行《大华山镇居民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份,有效回收问卷4份,其中被调查居民年龄主要分布在50-70岁,占比70.1%。调查发现,高血压家族史占比最高(67.6%),其次为糖尿病家族史(15.8%),受访居民有17.7%得过重大疾病,以脑血栓、脑出血和脑梗为主。超八成(83.5%)受访居民表示非常有必要进行健康体检。
“第一次到健康中心调理后,就可以直起腰迈步下楼梯,感觉腿上轻松多了,并且躺在调理床上睡着了,这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给了我坚持做康复的信心”,大华山村73岁的村民刘凤英感慨说。
一周后,刘凤英再次到镇卫生院测试了血糖,发现血糖15.1,短短一周的时间就降了6个点,这又给了她一个惊喜。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理,刘凤英精神状态变好了,血糖血压基本稳定在了正常范围,手脚的麻木感已经全部消失,走路也动作麻利了。让她最高兴的还是睡眠问题得到改善,每天感觉不那么累了,可以到自家的桃树下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农活了。
除此之外,大华山镇还定期开展起了“医养智慧联动实践研讨”,提出大华山镇智慧健康管理指导中心+村智慧健康管理服务站模式,作为预防为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为医疗系统链接所有农民构建“最后一公里”通道,在村里设立农民智慧健康管理服务站,针对健康、亚健康、慢病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承担医养联动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健身与营养指导、理疗康复等工作,作为三级预防体系的零级预防承接点,助力国家医疗三级服务体系的乡村建设。此外,在智慧健康小镇建设中,大华医院的专家为全镇百姓就糖尿病、高血压等体检中存在的慢性病进行健康讲座,医院进行义诊,对于发现的急慢性病,及时开展治疗并指导康复,深受百姓喜爱。
“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优势、经纬泰和技术的支持,大华山镇继续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国民智慧健康管理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以提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出发,转变卫生与健康发展方式,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生态环境保护、体育健身、职业安全、意外伤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通过智慧健康管理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对生命全程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还将把健康融入大华山镇的发展规划,举全镇之力共建共享,推动镇政府及全镇群众共同行动,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大华山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全民健康管理模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林艳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