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气温下降,天气变冷。对老人有很大的健康威胁,冬与肾水相对,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主骨生髓,通过脑,关联人脑作用。
冬季健康养生要顺应自然,最重要的是藏。那老年人的冬季该怎样做好保健?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今日一起来分享十条。
一、饮食合理搭配,少油、少盐与少糖
油盐糖是人们饮食中不能缺少的,但是油很容易吃多了,尤其是北方人口味重吃盐多,南方人爱吃糖,中国人爱烹饪,哈哈,油盐糖超标占全了吧!
盐:会导致血脂增高、血压升高,对于老年人,更要少吃盐,国家规定盐每人每天摄入不超过6毫克,对于老年人更是要严格控制。
油:是心脑血管的大敌,因此,老年人要少吃比较油腻的食物,不仅会增加血管的负担,也很容易引起胃肠的不适。
糖:过多易引起中老年人血液中糖分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忠告45岁以上的人,要严格控制吃甜食。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单糖、双糖及砂糖和各种糖果。
二、冬补以温补为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进补,不但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冬季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养生: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三、多选择高蛋白的食物
老人的肾脏多半比较弱,因此,多给老人补充一些蛋白质,可以起到固肾的作用,但是,鸡蛋可多吃,蛋黄要控制,因为蛋黄是胆固醇,会增加血液的负担,导致血脂升高,可以适当的多选择酸牛奶,女性朋友多喝豆浆,男性朋友多喝牛奶。
四、老年人需要营养早餐,健康晚餐
早上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食物。早饭吃得好,一天活动的需要。如瘦肉、鸡蛋、牛奶/豆浆不能少。
晚饭后,人的活动量会减少,为了避免食物堆积,应选择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为好,肉类、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晚餐喝粥还有养胃、安神的作用,推荐老人可以吃些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
五、越冷越喝水
冬季气温低,活动少出汗少,人体消耗的水分减少就不容易口渴,从而就容易忘记喝水。
其实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冬天要多注意饮水,尤其老人要时刻提醒自己,上午下午与晚上,都要多多的自主喝点水,主动加快新陈代谢,即可预防感冒,又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这事儿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又省钱就别怕麻烦了。
六、每天不晚于十点睡觉
十点前睡觉是最悭的补药,最简单、不花钱、也最好的进补是早睡。现在我看见十点读书都害怕,上午十点正是运动好时段,晚上十点正是入睡好机会,建议十点读书改成清晨读书,行不?
专家强调,夜晚之于人体就相当于冬季之于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觉。冬季晚上十点是子时,也就是人体的冬天,睡着了阳气才能藏入身体,醒着阳气浮于体外,这个时候睡觉了,人体的阴、精、气、血、阳气都补了。
七、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姜红茶
酒是健康的大敌,谁都知道喝酒损身体坏健康,可是酒文化愚昧了华夏儿孙几千年了,科学饮食要祛酒。
酒喝多醉了能要人命,喝少了加快人老年痴呆-----回头咱们再分享酒的相关科学知识,酒文化太深太坑人。
趁这个春节戒掉这个恶习吧!因为皮肤下的微细血管因酒精而迅速扩张,血液会由于表面扩大而快速降温,所以喝了酒之后反而容易感冒。
专家建议,冬季暖身最好喝生姜红茶。因为红茶中的红色色素有提高体温的作用。生姜中的成分具有利尿、发汗的功效。
八、颈部、背部、腹部、脚要重点保暖
这些部位都是容易导致人们在冬天生病的部位。颈部受凉,会发生头痛、颈部酸疼,背部受凉容易腰疼,腹部受凉容易拉肚子,脚部受凉多个穴位神经反射,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九、生命在于运动,冬季天冷也不能停活动
老年人冬季可以慢跑,适当的拍打四肢等。生命在于运动,冬季平时可以练习用冷水洗手洗脸。
在北方屋里的温度非常高,室外温度很低,室外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暖,运动时衣着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十、活动手脚多散步,最好打打太极拳
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可以先进行散步,再进行快步健身运动,使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最好约上老友们一起打打太极拳。
锻炼项目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冬季不能做剧烈运动,如打球、长跑等容易扭伤滑倒的运动。
尤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避免冷空气的刺激,运动最好选择在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以免诱发疾病发作。
以上就是杏林细语介绍的老年人冬季保健知识。冬天是各种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学会养生保健,才能预防疾病,健健康康过冬过新年。那么,冬天老年人要预防哪些疾病?怎么预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