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牢记2个喝水黄金时间段,稀释血
TUhjnbcbe - 2025/4/9 22:16:00

入深秋后,温度渐渐降低,人体的心脏负荷加重,血液循环也开始变慢。

所以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三高患者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尤其重视。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近十年来都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截止到年,心脑血管病人数已经高达3.3亿,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病,该疾病已经成了人群中的“头号杀手”。

《报告》中提到:保护血管是每个人都应尽到的健康义务。

尽管这些数据看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不用过于为此感到焦虑,只要注意好防御,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没那么可怕。

导致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遗传因素和生活不良习性。

所以我们做好生活习惯的调整,就可以极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做好这几点,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最后一条很多人都不知道。

一、做好补水

水是人体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血液中80%都是水,所以及时补水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为重要。

很多急性病症的发生,都是因为血液粘稠、流动受阻造成的,想要预防血栓等问题的出现,首先就是要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这2个时间段,血液最粘稠,需及时补水

1.早上6~7点

尽管晚上人体一直出于休息的状态,但是水分是通过呼吸和皮肤不断流失的。

一晚上流失的水分大约是毫升,所以一般在早晨醒来时,身体都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血液变得粘稠,伴随轻微头晕的症状。

所以晨起时要喝一杯水,补充晚上流失的水分,稀释血液。

不过早饭前半个小时就不要大量饮水了,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肠胃消化。

2.晚上8~10点

血液粘稠的高峰期是在半夜开始的,晚上人体的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出现血流不畅的情况,所以睡前适度补水也很重要。

为了保证晚间的睡眠质量,要在睡前30分钟左右饮水,补水量控制在毫升左右,大概是三小口左右。

·水中添加几味草本植物,给你的血管“洗洗澡”

最近哈尔滨市公布了一组数据,年急救车共出车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就占了三成。每次抢救动辄就花费十几万起,还危险重重,平时大家一定要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缓和工作。

关于血管的保健和养护,单单靠水的作用有点“杯水车薪”,需要一些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帮助清理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滋养血管。

枸杞:可以调节血液微循环,加速血液杂质代谢,防止变堵变窄;

菊花:可以清理血液中的毒素,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生成;

决明子:可以促进血脂代谢,调节血压保护血管,预防血管硬化;

牛蒡根:调节血脂、血液,保护血管,疏通血管;

可以将以上的草本搭配蒲公英、栀子等养护血管的植物制成茶包,代茶饮,每天喝一杯,抵抗秋燥还能给你的血管洗洗澡。

汉焦堂菊花决明子茶正品熬夜清火降压清干养生花茶枸杞牛蒡金银花淘宝¥79购买已下架

二、控制饮食

饮食的控制需要做到两个要点:控制食物的种类以及控制食物的摄入量。

1.控制食物的摄入量

饭吃七分饱。建议心脑血管患者每次只吃七分饱,当刚好觉得不饿的时候,基本就已经吃到七分饱了。

尽管每天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能量,但是过多的饮食就变成了身体的负担,可能会造成血糖、血脂的升高,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2.控制食物的种类

三分是荤食。素食要占日常饮食的十分之七,荤食占十分之三,这是公认的科学饮食的占比。

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洋葱、苦丁茶、豆制品、紫茄子等,适当补充一些新鲜的水果,这样才会饮食均衡,给身体免疫力的增强提供条件。

三、保证心态

血管疾病和人们的情绪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平时除了要调整饮食、科学作息,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这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缓解。

若精神过度兴奋或者焦虑,就会使神经过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也随之升高,对健康不利,所以平时尽量控制情绪不要大起大落,保持心情平和,长期坚持下去,血管才会越来越健康哦。

1
查看完整版本: 牢记2个喝水黄金时间段,稀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