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在人体血管里经过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逐渐形成的沉积块状物质。血栓的主要组成物质比如有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和一些血小板和白细胞沉淀。
那么,血栓对人体的影响其实是比较大的。比如如果血栓游走到了心脏血管部位,那就可能造成心肌的缺血,严重就是心梗。如果血栓在肺动脉,那就会造成动脉栓塞,导致呼吸困难等。而当人的年龄逐渐增长,身体的血管也开始不断老化,自然也就容易出现血管中的垃圾了。
人到中年,身体有4个表现,说明可能被血栓盯上
1、睡觉流口水
如果你发现,家中的中老年人在晚上睡觉后会有出现流口水,也就是流涎的症状,而且口水总是忘单侧的方面流下来,那就应该引起注意了。需要警惕脑中风的可能。
如果经常有流口水的情况发生,如果考虑为脑血栓的堵塞表现,就是由于血栓的位置影响到了口咽腔内的肌肉,导致该部位肌肉协调功能减退而造成。当血液变粘,血流变慢,就会影响到神经功能的控制,口水的流出也会不受控制。
2、手脚发麻
如果体内有血栓的情况,那可能也会引起手脚部位的发麻。因为血管内有血栓沉积或游走,到了某个组织或脏器,就可能引起局部的缺血缺氧。
通常来说,出现比较多的症状就是会感到手脚的发麻,这和局部受压而造成的短暂性麻木有所不同,这种麻木可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3、视力模糊
如果经常在睡醒之后感到视力模糊,眼睛看东西有点迷糊不清,那可能是由于睡了一觉,身体还没有逐渐恢复适应白天的状态,包括眼睛也无法马上适应外界光线,因此可有短暂的模糊。但如果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有模糊表现,而且同时伴有头晕或头痛表现,就应该注意。
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血栓的发生?
首先,要预防血栓,建议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因为运动能促进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比如可以参与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
其次,可以通过饮食的调节。比如多吃一些能升高密度脂蛋白的食物。比如可以吃一些紫甘蓝,其中富含的花青素,经相关研究表明,花青素的作用能升高体内大约13.7%的胆固醇水平。
人到中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衰退,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很正常的。因此,对于一些有经济条件的中老年人,医院做一些疏通血栓的治疗,而且平时也很注重养生。
总而言之,做到多运动,饮食调节,多喝水,如果被确诊血栓就要积极用药治疗。其实血栓的形成都有个过程,预防永远胜过治疗,所需要承担的后果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