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各地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新余发布即日起推出“新时代的奋斗者”专栏,以鲜活生动的典型故事,讲述我市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新时代奋斗者的奋斗事迹,展示我市新时代奋斗者立足本职、锐意进取、改革争先的新风貌新形象新作为。
“老板,这瓜多少钱一斤?甜不甜?”去年,当王利平把自己种的甜瓜拉到湖泽集镇上销售时,前来购买的顾客这样问他,一声“老板”,把王利平吓得不轻。“当时还以为不是叫我,后来想想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第一次被人家称为老板。”王利平憨憨地笑道。
然而,很多人或许想不到,这个被称为老板的人,在当时还是个贫困户!
---------
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
王利平是分宜县湖泽镇南溪村人,今年35岁,个子不高,黝黑精瘦,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王利平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患有淋巴结血管瘤,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动过三次大手术,但是没有根治,所以这个病一直伴随他度过了童年、青年时代。
坎坷的经历和病痛的折磨并没有打倒王利平,从年起,他开始进入养殖行业。当年4月,王利平饲养了只雏鸡,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加上资金紧张,后续保障跟不上,初次创业就以失败告终,他自嘲道:“本来计划过年卖鸡当老板的,事实却成了农贸市场买鸡的顾客,自己家都没有鸡过年!”
---------
活成了励志的榜样
---------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王利平没有退缩,有了上一年的经验,年,他在家人的帮助下,扩大了规模,花费了更多的心血,虽然没有很大的盈利,但也没有亏损,用他的话说:“没亏本就是赚了,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才是长远的价值。”果然,在年,他的养鸡事业逐渐盈利,年底净赚多元,这让他信心大增。
天有不测风云,命运似乎一直在考验着王利平。年6月份,原本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王利平又遭遇了人生的一次劫难,身体不适的他在南昌检查后发现血管瘤又复发了,在南昌治疗2个月医院,在手术治疗后,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但代价是整个左手手臂全部截肢,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当时整个人都很绝望,感觉人生没希望了,长这么大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成了家里的负担。”王利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眼含热泪。
王利平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这年11月,之前销售雏鸡的老板知道了他的遭遇,愿意免费提供80只鸡给他饲养。王利平全力以赴,精心照看,年底净收入多元,同村的人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夸他是条好汉。“他家里本来就很困难,又成了残疾人,谁看了都难受,但他自己没有放弃,一次次跌倒又重新爬起来,大家都把他当成了一个励志的榜样。”南溪村*支部书记潘小林说。
---------
争当扶贫接力人
---------
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有了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年,王利平在村里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一块免费的养鸡场地,又向亲戚朋友借款余元作为启动资金,购买只雏鸡,再次挑战养殖业。经过他的精心培育,加上批发的销售方式,减轻了不少负担,年终结算时,他欣喜地发现竟盈利余元。同时,勤劳的王利平没有满足现状,闲暇时间,他又通过在尚睦村流转13亩山地种植甜瓜和玉米,每亩盈利余元。
在扶贫*策的帮助下,王利平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年,他再接再厉,贷款5万元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甜瓜种植,在当年就赚了余元,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现在的王利平,已经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王老板”。
身残志坚,这个成语用在王利平的身上再合适不过。虽然已经脱贫,但是王利平并没有停下奋斗的步伐,在年春节期间,他又从同学处打听到关于土地流转的事情,在一个好朋友的支持下,从罗沙村流转50亩山地种植甜瓜。在农历正月十六,土地已经全面翻耕、平整到位。站在这片土地上,王利平踌躇满志:“我能有今天离不开村里乡亲父老和亲戚朋友的帮助,所以今年不仅要自己富起来,也要尽力带动和我一样命运多舛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小新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只有奋斗的人生
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王利平没有被病魔和困难打倒
面对命运的考验,从不屈服
勤劳坚强的他在扶贫*策的帮助下
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
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王老板”
他仍未停止奋斗的步伐
争当扶贫接力人,带动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向他学习!为他点赞!
下方评论已开启,
欢迎大家给小新留言~
来源:新余日报
文/图:见习记者胡涛
编辑:郭晋值班主任:陈玉霞
投稿邮箱:xinyuapp
.